第两千六百七十八章 序幕 (第2/2页)
大军团作战的时候,心态很重要,全军冷静对敌,不慌不乱,那么就算是形势糟糕,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毕竟是冷兵器时代,不存在那种瞬间清空战场的武器,纯粹的冷兵器厮杀,只要军团组织不崩溃,那么战斗将会一直持续。
毕竟军团接战的范围是存在上限的,韩信的恐怖就在于,他将对方军团的战线压缩到施展不开,十几万的杂兵能和汉军交手的人不足两千,而在自家主攻的方向让自身每一个士卒都有活干。
一百万人之中只有一万人在战斗,和一万人之中有九千九百人在战斗,只要后者不崩溃,哪怕双方基础素质差不多,一百倍的兵力差距,就实际而言,战斗力其实并没有变化。
这就是大军团统帅的意义,他们是真正在发挥士卒的战斗力。
说起来,关羽指挥的三万人和韩信指挥的三万人同样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就算是这样关羽也能称得上是指挥三万大军了,哪怕真正在作战的时候关羽军团的三万士卒可能有一半都没有成功接战。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韩信接管张任身体的时候,看到的便是张任统帅万余大军面对十倍于己的对手是时候,麾下士卒并无惊惧之色。
虽说阵型散乱,军阵不堪,但是士卒有可战之心,扫视一番之后,没发现有其他的底牌,那么全军上下能依旧维持战心的原因当然是他本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当然给张任非常高的评价。
也就是所谓的,哪怕不如我韩信,但是张任能带着万余兵马,面对十倍于己的对手,麾下士卒皆认为可堪一战,那么张任本身的水平自然不会太差。
加之韩信可是明确问了一句,这是打出了国门,张任说是,感受过麾下士卒强悍的战斗力,韩信自然的将张任默认为最高统帅。
毕竟是出国征战,又有直面十倍于己对手的胆气,在韩信看来当然不会太差,以至于韩信在离开的时候,还开口邀请张任回国之后来未央宫,其实这些都是韩信认为张任水准不差的表现。
而一个韩信认为不差的将校,在接过自己的处理的差不多的局面,当然是随便打打就结束了,然而韩信并不知道的是,张任冷静的对待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他,而现在他跑了,这是何等的悲剧。
“撤,武安将军那边应该已经埋伏好了,而且他的麾下都是纯粹的装备大盾的甲士,其他方面也就一般,冲击对方战线,堵截后路比我们的兵种更具有优势。”张任按下内心的苦涩,对着其他人交代道。
事已至此,张任这边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毕竟想通了韩信当时的神色和话语,张任也就知道错在哪里,对此他也只能感叹一句造化弄人,自家麾下的士卒对于天命加持后的自己实在是太自信。
且说关羽破城一击将整个三摩呾吒城的婆罗门教徒镇住之后,后面的发展近乎如郭嘉当时所预料的一般,在展现了神迹之后,城中教徒多是将关羽认为是伽蓝神降世。
当然其中也不乏理性智慧之辈,但是在贵霜当前这种宗教大环境之下,理性智慧之辈,若不出身于婆罗门或者刹帝利这种高种姓,这辈子恐怕也就是像牲口一样混混沌沌而已。
而以古印度的情况而言,延绵了数千年的婆罗门制度硬是让低种姓没有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这也就意味着婆罗门体系下的低种姓就算是有理性,也没挑战婆罗门的血性。
既然连挑战婆罗门的血性都没有,那么又如何会有挑战神的血性,相比于神的代言人,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至于是真神,还是伪神,对于低种姓之中寥寥无几的理性之人而言毫无区别。
是神就可以了,真的,假的,不重要,反正追随着神,被神驱使就是了,至于是打婆罗门还是打其他,听神的指挥就是了,他们愿意追逐神的步伐,毕竟他们的现在情况,不过是在泥浆之中打滚,而追随着这样的神,说不定还能活的更好。
他们没有挑战婆罗门体系的血性,也没有革命的决心,但是追随神明,作为伽蓝神的信徒,将战火燃向他们曾经可望不可即的高种姓,发泄自身的兽欲,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的。